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基层组织
扬州仪征市社构建为农服务“五大体系”助力小生产走向大市场
发布日期:2018-10-09  浏览次数:次  字体:【


近年来,扬州仪征市社秉承“为农、务农、姓农”的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坚持“开放、为农、规范”的办社方向,努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经营服务、农村合作金融、基层组织五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联结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基层网点把农资商品直接送到田间地头,配送率85%,在5个镇26个网点试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工作,回收率超60%;因地制宜建办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及联社19个,拥有大型农用机械42台、小型农用机械300余台,为分散小规模的农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年提供机插秧服务近2万亩、统防统治服务近7万亩,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最大限度地节约农民生产成本;组建全市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中后山区片的农机专业合作联社,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营收入。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产销对接,积极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设农产品直销店6个,让价廉质优新鲜的农产品直接进入千家万户;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依托供销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组建农资市级配送中心1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分布在各镇村农资网点达90个,其中直营店57个、加盟店33个,涉农行政村覆盖率80%以上;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流通平台,“仪征市网上供销社”、“江苏特色馆·仪征馆”上线运行,展示直销地方农特产品。组建村级电商服务站13个,提供“网货下乡”、“农货进城”、展销地方优质农产品等服务;组团参加海峡两岸农展会及各类产销对接活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构建经营服务体系。高效利用现有房屋、地产资源,加大实体经济建设,在市区及陈集、新集、大仪等镇投资引进苏果超市,成为当地购物环境较好、面积较大、品种较全的购物商场,较好地满足了周边群众的生活需求,此外,拟在月塘、新城通过产权置换形式置换镇政府开发的商住楼用于开设苏果直营店,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按照“一院两超三站”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完善提升为农服务社,服务内容涵盖庄稼医院、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电商服务站、物流配送站、金融服务站等,方便农民群众,15分钟近距离服务圈逐步形成。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牵头组建扬州市供销系统首家资金互助社——陈集镇惠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有效缓解本地及周边农业种养植(殖)大户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困难。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50人,入社资金1030万元,累计投放互助资金600余笔计6800多万元,共收回到期投放互助金500多笔5600多万元,无一笔到期未还互助金问题发生,为全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有活力的基层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三会”制度。于2018年6月召开了市社第七次社员代表大会,8月陈集镇供销社在扬州地区首家召开了第七次社员大会,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基层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加强“三社”(基层社、为农服务社、农民合作社)建设,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截至目前,创全国总社基层社标杆社3个,省级“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3个,村级为农服务社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以“两超一院”为服务内容提档升级为农服务社43个,围绕特色农业,引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4个、联社13个,年带动农户1万多户,年助农增收5000多万元,创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个。(扬州仪征市社 赵锡娟 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