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省社要情
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对供销合作社苏果超市助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作出批示
发布日期:2019-08-16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党中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年来,苏果超市的实践证明,农村市场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城乡融合发展舞台广阔,大有可为。最近,省供销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赴苏果进行专题调研,梳理了苏果持续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助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苏果超市实践经验的调研》,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8月15日,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在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苏果”创办以来,着眼高品质商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不断开拓创新,在便民、利民、惠民上做文章,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上作贡献。希望再接再厉,在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奋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再立新功。现将调研报告附后,供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借鉴。

助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苏果超市实践经验的调研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年来,苏果超市的实践证明,农村市场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城乡融合发展舞台广阔,大有可为。最近我们到该企业进行了调研,梳理了他们持续开拓农村市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苏果超市由省供销社果品公司创办于1996年,发展早期积极参与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开拓农村市场,在推进实现“三个60%”(60%网点在农村、60%销售来自农村,60%产品来自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方面成绩突出,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曾三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在农村逐步发展连锁经营不仅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而且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认为“苏果超市的经验可研究、推广”。商务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江苏召开现场会,学习推广“苏果经验”。2018年,苏果超市实现销售规模275亿元,门店1800家,会员800万,年服务消费者11亿人次。35%的网点在县及县以下乡镇市场(总数625家),年销售规模110亿元,占全年销售额的40%左右。

着眼于“高品质商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是苏果持续发展的一条成功之道。

一、发展连锁经营。苏果超市从一家60平米的小店起步,开始了连锁经营。通过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直营加盟双轮驱动、开拓农村市场、创新发展五大战略的实施,苏果在城市、农村广泛开设连锁店,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模式,逐步取代“三尺柜台”传统经营模式,连锁经营给苏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网点数量实现了“从零到千”的跨越,员工人数实现了从“10到万”的跨越,公司年销售额实现了从“百万到百亿”的跨越,通过连锁经营,苏果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从区域知名品牌上升到全国知名品牌。尤其是创新性的把连锁经营引入到农村市场这一举动,净化提升了农村流通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打造专业物流。苏果以南京、淮安为中心,构建了“三大一小”专业化物流中心。覆盖4万多个SKU,服务半径超过250公里。针对生鲜产品,苏果探索出“两大四小”生鲜配送体系,即包括淮安现代化物流生鲜配送体系,南京标准化生鲜冷链配送体系,加上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如徐州、合肥)的生鲜配送体系等,通过“集中储存、统一配送、确立重点、确保冷链日配”管理方式,有效为大、中、小业态带来一体化服务。正是在以专属物流统一配送为主,适当运用社会物流资源形成有效补充,形成多种物流配送方式共存、灵活快捷、优势互补的物流保障体系,使得物流效率显著提升,顾客满意度得到提高。

三、推动双线融合。在坚持“零售为本”的前提下,以智慧门店为发展导向,在收银支付、门店运营、顾客关系和O2O运营上持续发力,向全渠道、数字化方向转型,做大体验经济。引进数字创新技术,提升支付效率。实现支付宝、微信等数字化支付技术对上千家大小门店的全覆盖;大力推广自助收银机、刷脸支付、扫码购、智能购物车等新技术,提升了购物体验。通过与京东、美团、饿了么第三方成熟电商平台合作,在线打造“虚拟超市”,共享流量入口,实现线上下单支付,1小时送货到家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社交电商“苏果优选”和B2B2C模式加快全渠道布局进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完善新零售方案,逐步实现与核心业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四、构建“消费生态场景”新业态。开发出便利店、标超店、社区店、购物广场四种店铺形态,并探索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南京模式”,即依托供应链、资金、管理、人才和保障,通过多业态快速布点,充分覆盖各层次消费群体,以大卖场为例,打破传统一站式购物方式,从“品类专业化、生鲜餐饮化、招商功能化、门店智慧化”四个方面对人、货、场要素进行价值重构,突出商品升级、增加服务功能。以数量众多的便利店为网络结点,推进“便利店+”,对空间、时间进行无限延展,建立起集合“购物+服务”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生活服务站”,社区店和标超则分别向“家庭厨房”和专业生鲜、食品超市转型。

五、推动食品质量监管落地扎根。苏果“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是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联办,2009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并投入使用,是全国唯一以零售终端为依托的重大食品安全项目,中心按照科学抽样管理办法,主要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理化快检,在控制生鲜产品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苏果上线的“肉菜溯源”项目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与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查询过程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信息流与商流相统一。利用建设“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的经验,积极推动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的搭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追溯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互查。

六、实施网点下沉到乡村。一方面将有条件的乡镇市场店铺升级,不断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把优质工业品推荐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并着手准备将超市网点下沉到村级市场。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把名特优工业产品直接送到农村,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引进超市,帮助农民解决卖的问题。全国禽蛋之乡海安县50%的鸡蛋通过苏果销到了江苏省内外。苏北农业大县兴化、射阳的优质大米以及南通的土特产品等,通过苏果的品牌包装和销售,附加价值成倍增长。近万种农副产品,在苏果庞大的销售网络平台上,形成了“基地→加工→市场”产业链,使千家万户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起来。南京市六合区兴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员杨少清,在苏果决定把大泉村作为自己的山芋种植基地来推广后,承包山地300亩,栽植甘薯60亩,亩产达到4000多斤,亩均收入在4500元以上,超过原来种植玉米所获收入4倍多。自2018年起,创新推出送“年货下乡”活动,当年开展300场次、销售额1800万元。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再次走进射阳长荡镇、大丰裕华镇等200余个乡镇,开展576场送“年货下乡”活动,吸引近90万农村居民来“赶集”,销售额3200万元,进一步繁荣了农村节日市场。此外,苏果与江苏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先农电商合作,构建城乡“电商融合”新模式,双方联合打造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项目“苏果优选”微商城。

七、履行精准扶贫等社会职责。多年来,苏果积极承担政府“菜篮子”工程,通过强大的采购、物流、配送、管控体系,保障菜篮子的稳定供应和安全。在大型门店开辟“惠民菜”专柜,平抑物价。其次,通过农超对接开展精准扶贫。苏果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农超对接与地方共建产业扶贫基地。在江苏经济薄弱地区建立10个扶贫性质的蔬菜基地,并提供种植、品控方面的指导,以“造血”代替“输血”,积极为全国各地滞销菜提供销售渠道,总计帮扶数千万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2007年共计向南京慈善总会捐赠善款600多万元。近年来先后为地震、洪涝灾区捐款捐物、捐建希望小学、关爱环卫工人、开展扶贫助学等活动。

                              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019年8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