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发布日期:2019-10-30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 |
今年以来,扬州仪征市社践行开放办社理念,贯彻落实省社《关于全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三会”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县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深化综合改革,通过组织开放、产权开放、经营开放、服务开放等形式实现内外资源整合、扩大群众基础、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系统“三会”制度建设,顺利完成大仪、新集、胥浦三家基层社健全“三会”制度工作任务,实现“三会”制度市社、四家基层社全面健全。 一、组织开放,积极吸纳涉农主体入社。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精选社员代表,完善组织架构,广泛吸纳农民、村“两委”成员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入社,保证社员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做到“多支持、多配合、多献策”。在健全“三会”制度的单位中,市社社员代表中涉农主体占比33%,陈集、大仪、新集、胥浦四家基层社社员中涉农主体占比90%以上,充分体现了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保障了多元主体在办社治社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二、产权开放,投资组建专业合作社。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通过社有资金出资入股模式,建立规范的社农利益共享机制。扬州、仪征两级供销合作社牵头出资,参股建办市种田大户合作社,服务全市种田大户41人、种植面积近万亩。立足镇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社村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先后在6个镇12个村(其中市定经济薄弱村4个),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投入200余万元购置各类农机设备,带动近千户社员降本增收,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得收益、基层社得发展的多方共赢。 三、经营开放,实现基层实体提质增效。内引外联,高效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房屋、地产资源,加大联合合作,壮大经济实力,努力实现基层社实体经济规模壮大、效益提升、竞争力增强。陈集、大仪、新集、胥浦供销合作社先后共投资200万元,提升改造四地苏果超市,将其打造成为当地购物环境最好、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购物商场,便利群众的同时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服务开放,有效联结基层建设与为农服务。充分利用各类涉农主体作为供销合作社社员的优势,根据《章程》赋予的职权,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争创特色、打造优势,完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建设覆盖全市的村级为农服务社137个,服务农民生活;建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3个,服务农业生产;建立农资连锁配送网点66个,服务农资市场;建立市、镇、村三级电商网点147个,服务农产品流通;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网点45个,服务农村环境。 下一步,扬州仪征市供销合作社将突出试点引领,扩大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积极作为,继续探索薄弱基层社健全“三会”制度工作新路径,真正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开放、民主、共赢的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扬州仪征市社 谈媛媛 供稿)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