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系统动态
南京市溧水区供销合作社四措并举帮果农解决滞销难题
发布日期:2021-08-25  浏览次数:次  字体:【

面对突发疫情,南京市溧水区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两在两同”精神,冲在一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用真招实招为果农办实事,重新擦亮了供销合作社这块“金字招牌”。

一、果品滞销反应快,措施有力定位准。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助农有‘溧’——2021溧水地产优质水果助销活动”。采用多种形式抓好产销对接,解决地产水果滞销难题,做到主动对接介入早、助销主题策划早、销售渠道拓展早、线上线下发力早,一系列助农销售活动成效显著,原本担心滞销的农产品变成了“香饽饽”。截至8月23日,溧水区供销合作社共帮助果农销售水果81.34万斤,助农增收486万元,有力保障南京市民的“果盘子”。

二、广开渠道解难题,牵线搭桥去存量。一是借助媒体加流量。溧水区供销合作社与《新华日报》联合发起“盛夏果实共采,阳光驱散阴霾——支援溧水果农公益行动”;与南京广电集团联合开展“疫情阻销路 供销助农情”直播活动;与《扬子晚报》《乡村发现》等栏目加强互动,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短时间订货电话络绎不绝,每天接听200多个求购电话。邀请南京市供销合作社、十八频道为溧水区“半山”“立新”等8家销售压力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免费直播。二是对接商超走销量。邀请深圳百果园集团、金色庄园、苏果超市、盒马鲜生等多家规模商超企业负责人到溧水果品种植基地现场,看样品、下订单、建立直销网点,开启运输绿色通道,在大商超内开设助农专卖点。截至8月20日,金色庄园联合百果园、盒马鲜生公司敞开收购黄桃、梨子、葡萄、无花果等各类水果46.8万斤,采购额达295万元。三是向上求助添增量。从省市机关、企业、食堂等单位寻求支持,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配送。自8月2日开始,江苏省政府机关食堂、南京市委党校、南京供销集团等单位先后伸出援助之手;溧水人民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和溧水移动公司、供电公司等省市直属单位,纷纷对接上级主管部门下单助农。

三、线上平台全出击,多元模式销量好。通过“无想田园”电商、“溧水旅游”“广电猫猫”“最溧水”等线上平台,直接把需要帮助的果农联系方式、助销产品、价格及时在自媒体、公众号、朋友圈上发布,方便南京市民直接点单采购。同时,组织社有企业采取“网络下单、上门送货”的社区团购模式,引导消费者从供销电商平台进行下单,集中消毒,再由平台配送人员配送到指定服务点,减少人员外出与直接接触。及时开设“南京市民团购群”“溧水社区团购群”,根据微信团购链接下单配送,社区团购每日数量将近6000斤。

四、创新举措保质量,强化监管树品牌。一是发出质量承诺倡议。为维护溧水优质果品产区形象,溧水区供销合作社一方面主持制定溧水地产水果助销质量承诺书,向每位果农发出倡议,另一方面在收购水果时,及时与每家果农签订质量承诺书,倒逼果农注重品质,尽可能避免质量不达标的果品流入市场。二是成立助销服务专班。选派17名同志成立水果助销服务专班,从渠道对接、信息记录、基地调研、品质把控、溯源记录、物流发货、售后联系等环节,层层检查,严格把关,做到绿码采摘、绿码运输、“无接触”配送到位。三是抓好助销售后服务。售后服务24小时在线,收集客户意见并及时反馈、处理,提升客户满意度。自疫情开始至8月23日,溧水区已销售黄桃、葡萄、翠冠梨、黄花梨、无花果266.1万斤。滞销现象不仅没有出现,价格还小幅上扬,每斤水果批发价上涨2元,真正做到了带着果农干、帮助果农销、实现果农富。(南京市社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