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省社要情
毛周林——创新的奋斗者探索服务“三农”新举措
发布日期:2025-01-06  浏览次数:次  字体:【

“以前农忙完了就闲在家里,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我的几个老姐妹都来这上班了!”盱眙县观音寺镇的吴大妈一边包着小笼包一边说。2022年9月,回乡创业青年傅九连和盱眙县观音寺基层社达成合作关系,在盱眙县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依托电商平台,农产品年销售额破千万,解决了当地50多名农民就业问题。而带领盱眙县社探索新举措、擦亮金招牌的就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的毛周林同志。

创新服务惠三农,提升农业生产力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盱眙县社牢记嘱托的同时,在毛周林同志的带领下,致力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核心,服务能力与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打造服务特色,推出了“化肥农药15分钟直达田头”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在“三夏”期间,于全县各乡镇设立了30多个“农机手爱心驿站”,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全面服务,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的关注和报道。创新农村电商平台,聚焦“盱眙龙虾”等优质农产品,指导农民通过直播带货、抖音、小红书等多种形式进行网络销售,全年直播近百场,单场销售额均超过百万。通过多方合作,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近年来,从技术上给予支持,重点培育了马坝、维桥两镇的典型服务项目,向全县推广了数十个服务项目,特别是全县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耕、种、收、储、销”的全链条服务。

畅通农产品流通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作为县社主要领导,毛周林同志深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推动盱眙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一是着力打造现代流通类项目。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等方式投建马坝电子商务大楼、马坝服装鞋帽批发市场、液化气站钢瓶置换等多个现代化项目,成为地方财税收入新增长点。仅马坝电子商务大楼就能为周边3万多居民提供便捷购物服务,带动300多人就业,为农产品进城搭建了坚实平台。二是借助本地品牌优势开拓新市场。链接省总社“鲜丰汇”消费帮促采购平台,组织多家涉农企业参加各类盱眙龙虾产销对接活动,成交额超亿元,打出线上线下助销组合拳,全面推动县乡消费增长,让盱眙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农产品附加值及农民收益均得到显著提升。

盘活资产焕新生,改造基层增活力

面对社有资产错综复杂的管理问题,毛周林同志认为基层社要想续写辉煌,一要建设好供销场地,二要传承好供销文化。因此,他下定决心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整顿,力求轻装前进,盘活社有资产。一是摸清家底。上任后,毛周林同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资产,在最短时间摸排清楚,补齐制度,将漏风的“菜园子”扎好“篱笆墙”。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修订《社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社有资产日常管理、检查、统计、租赁承包、处置等各环节进行详细规定,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改革提质,打造样板。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方式,先后实现马坝、穆店、维桥、古城、观音寺等12家基层社改造,为其他基层社提供改造建设参考。资产盘活改造项目不仅实现了保值增值,还激发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活力。

廉洁勤政立榜样,凝聚供销强力量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毛周林同志深知廉洁自律对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勤政实干、以身作则,在全系统树立了干事创业的好风气。他注重建设廉洁创业的管理团队,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以案说法警醒队伍筑牢廉政防线。在他任职期间,盱眙县社系统干部职工无一人违纪违法,被赞誉为“廉洁供销”。正是因为有毛周林同志这种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精神,才带出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供销队伍。

2024年11月28日,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上,毛周林同志荣获了“先进工作者”称号。

毛周林同志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供销合作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带领盱眙县社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更多的“新农人”投身到为农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共同谱写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新篇章。(省总社办公室供稿)

素材来源:盱眙县社、毛周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