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省社要情
供销行·话改革 | “菜园CEO”费琳琳 在田头织出了乡村振兴梦
发布日期:2025-10-11  浏览次数:次  字体:【

编者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正以昂扬姿态投身改革深水区。值此江苏省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强化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意见》出台暨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特推出“供销行·话改革”主题专栏,以一线视角记录真实故事,展现供销系统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

本期,让我们走进泰兴市广陵镇,认识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菜园CEO”费琳琳。她从美妆柜台和女装店老板,转身投身农业领域,把“好好卖菜”作为奋斗目标,在田头织出了乡村全面振兴梦。

点击播放视频

清晨,泰兴市广陵镇的蔬菜大棚里,费琳琳举着手机蹲在菜畦边,镜头里的鸡毛菜鲜绿得能掐出水来。“家人们看!现采现摘的鸡毛菜,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泥土的味道。看一下它的这个根部是不是非常新鲜?全部都是现采现摘的。”她的声音带着清亮,这是这位“菜园CEO”一天的开始。

初心启程,从美妆柜台到菜畦地头

谁能想到,4年前的费琳琳,手里握的还是5家女装专卖店和化妆品店的钥匙。从描眉画眼的化妆刷到沾满晨露的锄头,她的转身,始于一份最朴素的心疼。“做农业的初心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家的这个蔬菜滞销了,很多的时候都卖不到好的价格,甚至有时候卖不完,还要再把这个菜带回来。我想着如果我有能力了,一定会把我们家的蔬菜卖个好价格。”最初只是不忍心看爸妈起早贪黑卖菜还亏本,她试着用卖化妆品微商的方式在朋友圈代卖家乡蔬菜,没承想,乡里乡亲的菜篮子都找上门来,“今天张家要卖萝卜,明天李家愁青椒没人要,我这代卖的活儿,就从‘帮家里’变成了‘帮全村’。”

费琳琳骨子里的创业劲儿被激发,她想起做化妆品、服装时的营销经验。“我看到那种新鲜的农产品就是非常兴奋的,就是想把这些农村的新鲜的农产品给分享出去。所以我就做了一些尝试,把营销理念和经验用到农产品的销售上。”

她先试着开发“团长模式”,让小区里的宝妈帮忙代卖,利润分成,百来人的团长队伍很快靠粉丝介绍组建起来。“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就能走50万~60万的销售额。”可手工接单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厚厚一沓订单纸就成了新难题。“每天算账、统计要到半夜,漏单、错单是常事。”于是,她又上线了“织梦农场”小程序,接单、统计、结算全流程线上走。当线上渠道渐入佳境,部分农户却遇上了滞销,蔬菜烂在地里,费琳琳又咬牙成立了供应链公司:“租大棚、教技术,农户只管种,我们包收包销。”怀孕7个多月时,她听说一位老伯的菜因为运输颠簸品相变差,没人愿意收,连夜开车赶去处理。别人劝她“怀着孕别这么拼”,她红着眼眶说:“那是老伯几个月的辛苦,不能让他白忙活。”

供销助力,政策技术拓宽销路

让费琳琳的“织梦”之路走得更稳更远的,正是供销合作社的“搭把手”。“供销社除了给予我们的一些政策支持啊,项目补贴啊,那么还有一些这个技术赋能,特别是在这个电商培训这一块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助力我们电商这一块的迅速发展。那除此之外呢,我们还被评为江苏供销农产品(集团)直供产地。”有了供销合作社的背书,她的农产品不仅打通了进入大型商超的“绿色通道”,还搭上了供销系统的直供网络。如今,织梦合作社已成功对接了大润发、盒马等大型连锁商超。

联农带农,订单农业结出增收果

更关键的是,费琳琳把供销系统“联农带农”的核心思路,融入了合作社的运营里。“基本上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这个订单农业,然后我们都是根据超市的订单来规划种植。”她以合作社为纽带,整合1000多户种植大户和农户资源,从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到品牌包装、统一销售,构建起“产加销”一体化的链条。农户不用再担心“种出来卖不掉”,跟着订单种、照着技术种,收入稳稳当当。“我们这个合作社已经带动了1800多名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的收入都可以增加2万多块钱。” 说起这些,费琳琳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如今,费琳琳的合作社年销售额已从最初的200万到突破1.2个亿,她也成了省里小有名气的“新农人”。每天清晨的田头直播还在继续,镜头里的她,时而讲起种植技巧,时而讲讲农业里的生态故事。她把农产品的“出身”讲清楚,把农民的辛苦说透彻,让消费者买的不只是一份菜,更是一份对乡村的信任。

“以前总有人说农业是‘土里刨食’,没奔头。”费琳琳望着连片的蔬菜大棚,“但你看,靠着国家的好政策,凭着敢想敢干的劲儿,土地里照样能种出‘金饭碗’,农业大有可为。”太阳渐渐升高,大棚里的蔬菜愈发鲜亮,就像费琳琳和乡亲们的日子,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朝着更红火的方向生长。


江苏省供销系统正大力推广“省级运营平台+区域配送中心+直供产地”的农产品直供配送模式。该模式通过股权投资、业务合作等途径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并培育一批像费琳琳织梦合作社这样的安全绿色的农产品直供产地。截至当前,全省已建成1家省级运营平台、8个区域配送中心以及100多家直供产地。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70个区域配送中心并培育700个直供产地。(省总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泰州市社、泰兴市社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