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省社要情
供销行·话改革 | 社区团购织密海陵民生网 实现城乡“供”“销”零距离
发布日期:2025-10-11  浏览次数:次  字体:【

【编者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正以昂扬姿态投身改革深水区。值此江苏省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强化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意见》出台暨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特推出“供销行·话改革”主题专栏,以一线视角记录真实故事,展现供销系统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

本期,让我们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供销合作社,看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菲如何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搭建覆盖全区的社区团购网络。

点击播放视频

“咱这一车货已经都核对完了啊,主要运往城东片区的。数量咱都核对过了。路上注意安全啊。”工作人员嘱咐道。清晨5点,吴菲已经到了配送中心,盯着农货装车。他眼尾的红血丝还没被晨光冲淡,前一晚10点多,他刚和团队开完复盘会。作为海陵区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这样连轴转的节奏,他已坚持了几年。从接手“一穷二白”的区社,到搭建覆盖全区的社区团购网络,再到串联农文旅资源,吴菲用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在供销改革赛道上跑出了“海陵速度”。

从零起步,啃下基础薄弱硬骨头

“刚到海陵区社时,这里还是比较薄弱的,已经没有什么资产了。”吴菲回忆起最初的困境,语气里带着感慨。彼时海陵供销几乎没有存量资产,想做农产品流通,既没场地又缺资金。可他暗下决心:“供销的根在‘三农’,就算从零开始,也要打通农产品销路。”

社区团购成了破局的关键,可起步就遇“拦路虎”。团队没人懂线上小程序系统。技术人员来培训时,有人抱怨“这东西太复杂,学不会”。吴菲没辩解,搬把椅子坐下来,从订单录入到售后处理,一点点摸索学习。“后来,我就带着大家一步步练,没人再说‘学不会’了。”忙的时候,他怕送得慢影响了口碑,于是号召单位职工下班顺路帮忙送货。就这样一来二去,项目渐渐有了起色,他的努力也终有了回报——项目被纳入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惠民项目。“现在,我们不是供销单打独斗,各镇街党委书记亲自抓,党群书记具体负责。”社区书记们会拿着统一话术和二维码帮忙介绍,路演时遇到残障人士,不仅帮忙下单,还免费送菜。这种“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让社区团购很快在海陵扎下根。

安全为基,打通“舌尖‘最后一公里’”

“以前呢,确实存在着这个产销两端不平衡的现象,农民有好货卖不出去。”吴菲说,这是推进社区团购的核心初心。为让农户放心,区社承诺“产品好就能帮找销路,结款绿色通道”。“我家里面有养殖的塘口,我们也愿意跟供销社合作,因为它销量大,结款方式也结得快。”养殖户说着,送来了新鲜的鱼。

“你喜欢什么菜,提前预订,预订完了以后,直接点击,不管买一斤、两斤、三斤,都会送货上门。”对居民而言,“安全”是选择“供销团购”的关键。每次配送前,吴菲的团队都会亲赴现场,跨区域甚至跨省采购,并且逐一核对,只为让居民吃得放心。

如今,海陵区社区团购实现全区覆盖,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更建起“应急保供、平时便邻”服务体系。居民不用早起赶菜场,手机点一点,新鲜农货就能到小区自提点。

从“菜篮子”到“文旅圈”,红利更普惠

“目前社区团购已全覆盖,下一步要更精细化。”吴菲说,我们区社不仅要做居民零售,还为学校、企事业单位提供专属供应链。“比如企事业单位食堂的蔬菜,我们凌晨采摘分拣,早上7点前送到,保证大家吃当天鲜菜。”

他的规划远不止“菜篮子”。“像咱们供销合作社,也不光是做农产品,农文旅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来做。我们现在还组建了‘苏海悠游’度假服务中心。”吴菲对未来畅想道,“我们可以把周边的一些农业资源给集合起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呢,来带动农产品销售。”

朝阳下,配送车满载着新鲜蔬菜,一路驶向各个社区,那蓬勃的生机恰似海陵供销事业的蓬勃朝气。从无资产起步到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吴菲和他的团队仍旧在供销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为农服务的初心织就了一张紧密的民生网,实现了城乡“供”“销”的零距离。这不仅是吴菲个人的奋斗成果,更是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创新发展、服务“三农”的生动案例。

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正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不断创新为农服务路径,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全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下一步,全省供销合作社将持续加强主体联动,构建资源集约化新机制,推动联合合作,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让供销服务装满“菜篮子”、撑起“钱袋子”、串起“文旅链”,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省总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泰州市社、海陵区社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