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销新闻 > 省社要情
品牌的故事 | 从“海鲜之乡”到品牌舰队 “如意东方”带领80余家农企“抱团出海”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次  字体:【

热气蒸腾间,裹着“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包子正奔赴百家餐桌——这缩影着80余家农企在“如意东方”品牌舰队引领下的“抱团远征”。从乾隆御封的江海珍馐,到助农增收的“溢价引擎”,如东县社以品牌赋能为笔,书写“土特产”变身“金名片”的共富答卷。本期,让我们走进如东,探寻“如意东方”。

“这一笼是文蛤肉包,馅料是将如东文蛤与本地土猪肉巧妙融合。那一笼是紫菜肉包,取材是我们如东本地的优质条斑紫菜。”在位于南通市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南通万顺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笼笼具有地域特色的“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包子正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其搬至冷却室,待后续冷冻处理后进一步打包,最后通过冷链配送至酒店、商超等销售终端。

如东地处长江入海口,长江上游冲下来的浮游生物,经过潮水的顶推到如东滩涂,形成了丰富的饵料,所以如东文蛤肥美无比,在乾隆年间就被誉为“天下第一鲜”。2023年,如东县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引荐下,成功推动万顺源食品携其特色文蛤产品,入选“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名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包子日产提升至5000个左右,满负荷运作时可达10000个。在加入“如意东方”这个大家庭后,供销系统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市场的大门,开辟了更为丰富多元的销售渠道,使得万顺源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有了重要突破。目前,他们已经积累了100多个固定客户,其中不乏南通、如东等地的知名餐饮店。

创建运营主体,强化品牌顶层设计

2021年,如东县社与县属国有企业东和集团出资组建“如意东方”品牌运营管理平台——江苏东和供销有限公司,同时,牵头成立如东县品牌协会,整合县域内重要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如意东方”品牌建设。之后,通过编制《“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确立了品牌定位与战略体系。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如意东方”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如意东方”品牌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组建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品牌建设工作,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保障品牌的运营推广。

近年来,如东县社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流通服务的重要着力点,打造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全品类、全产业链区域公用品牌“如意东方”,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为载体,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推广体系,助推全县名特优农产品“组团出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去年,品牌产品销售额累计突破3亿元,农产品溢价率平均达到10%,让众多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品牌红利,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2年“如意东方”作为南通唯一品牌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榜单,2023年入选首批参加“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2024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选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

深化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形象价值

通过多形式、全方位、持续性进行推广,如东县社持续提高社会公众对“如意东方”品牌的认知度。通过精心设计“如意东方”系列产品包装,将如东历史、人文底蕴、产品特色等元素进行提炼、加工,融入设计,加深品牌识别度。用心拍摄品牌宣传视频,制作品牌宣传用品及宣传册,在重要交通广告位、县融媒体平台和央视农业等频道黄金时段投放品牌广告。组织品牌产品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大型农产品展销会,联合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举办专场推介会等,加快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搭建营销体系,加快品牌市场进程

“如意东方品牌以高品质、高标准为追求,致力于将如东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遵循这一选品原则,从生态大米到深海海鲜,从手工茶食到特色饮品,“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整合了全县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精致的包装和卓越的品质,展现如东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持续深化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拓宽品牌销售渠道。线下,在城区建立2家“如意东方”品牌旗舰店,集中展销品牌旗下的产品、南通各市区名特优产品及苏陕协作产品,并以此为载体,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采购品牌产品,做活县内循环;线上,配备专业团队运营“如意东方”微信商城,组织品牌产品入驻鲜丰汇、易捷商城、家乡互联等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抖音店、京东馆,打造直播间,结合消费帮促助力乡村振兴等政策推广品牌。

据悉,目前“如意东方”授权合作的企业已超80家,产品超过140种,覆盖了全县8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6个镇(区、街道),总销售额超3亿元。

这些热气腾腾的“文蛤肉包”里,包裹的不仅是江海交汇处的鲜甜滋味,更浓缩着如东农业从“单打独斗”到“品牌舰队”的蜕变密码。当万顺源食品借力打开百家餐饮渠道的同时,140款特产通过供销系统网络跨越城乡壁垒。“如意东方”正以一场润物无声的农业奋斗故事,书写着“土特产”变身“金名片”的共富篇章。(省总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供稿)

素材来源:如东县社、如东新媒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