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31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 |
一片竹海,可以孕育山珍美味;一个用心打造的公用品牌,足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茅山竹海”就像一把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成为惠及3万金坛农户的“共富引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竹海,了解它的成长密码。 清晨的薄雾还未从茅山的翠竹间完全散去,芋农已经忙碌起来。他们在“茅山竹海”生产种植地中,小心翼翼地将带着泥土芬芳、浑圆饱满的“建昌红香芋”装进包装中。“以前挑着担子赶集,一天也卖不了多少,还压价。现在好了,合作社统一收,贴上‘茅山竹海’的牌子,价格稳当,还直接进大超市!”芋农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不多时,冷链物流车将这些清晨采摘的“鲜货”,沿着畅通的供应链,送往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上。 缘起:破局“卖难买贵” 时间回溯到2013年。金坛大地物产丰饶——长荡湖大闸蟹膏满黄肥、黄金村有机米晶莹如玉、建昌红香芋软糯香甜……然而,分散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常陷入“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甚至卖不掉”的困境,而城市消费者也感叹“好货难觅、价格偏高”。“卖难”与“买贵”的怪圈,深深刺痛了为农服务初心不改的常州市金坛区供销合作社。 金坛区社敏锐地意识到,唯有整合资源,打造一个响亮的品牌,才能提升本地农产品的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年,金坛区社出资成立了江苏茅山竹海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茅山竹海”商标,迈出了品牌化运作的关键一步。2016年,“茅山竹海”品牌被写入金坛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工程;2017年,区委区政府更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在品牌建设中的主导地位;2018年,“茅山竹海”被金坛区政府正式确立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从此,分散的“金坛好物”有了共同的名字和品质承诺,品牌强农的序幕正式拉开。 生长:筑牢品质根基 品牌有了,如何让“茅山竹海”不仅叫得响,更能立得住、走得远?品质是生命线,供应链是硬支撑。 “茅山竹海”坚持品质与标准并重。公司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保鲜难题,公司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长荡湖的大闸蟹凌晨出水,中午就能抵达上海的高端水产市场,损耗大大降低,身价自然提升。”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这“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是品牌保鲜保质的硬核保障。田间地头架起手机支架,主播正对着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近年来,“茅山竹海”助农直播基地的建立,为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开辟了直达消费者的新渠道,让深山好货“飞”向全国。 绽放:织密“线上+线下”网络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流通与价值实现。“茅山竹海”深谙此道,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域、融合发展的立体网络,打造了惠及三农的“五大平台”。 惠农致富平台:围绕线上线下网络体系,发挥供销合作社联结城乡、网络健全优势,增强“茅山竹海”品牌实力。2023年,新建1000平方米农产品展销中心并运营,与省农展中心“鲜丰汇”合作,展示展销特色农副产品。在全区布局发展28家“茅山竹海”展示展销店,在5个电商平台开设金坛特产馆、旗舰店,与有赞微商城合作运营供销市集特产馆。依托此平台,参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入社成员26000余人,拥有注册商标合作社38家、注册品牌41个、“三品一标”认证专业合作社29家,形成富农、兴农、务农的综合服务平台。 产销合作平台:围绕优势产业示范引领,发挥“茅山竹海”品牌优势,加快“十百千万”项目推动。与产业农合联抱团发展,促进金坛名特优农产品走向市场,对接销售优质农产品1000余万元,帮带农户2000余户。组建生产、供销、信用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产销合作数字化建设,打造全区农产品产销大数据平台。组织推广活动,对接上海、南京等地大型连锁商超,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资源整合平台:围绕行业联盟协同发展,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优势,整合“茅山竹海”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深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冠名联办特色活动,规范品牌使用管理,联合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使用“茅山竹海”品牌,加强部门合作,强化金融助农、邮政惠农力量,统筹整合为农资源。 保障供给平台:围绕产品流通提升服务,发挥供销合作社应急保供职能优势,打造农产品保供队伍。做强“茅山竹海”直采保供能力,加快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拓展茅山竹海农产品基地5家,与60多家合作社全面深化产销合作,坚持“一村一品”。办好20场“供销周末(夜市)集市”,对接茅山马拉松、大运河文化节暨龙舟赛、社区惠民等主题活动。参与重点企事业单位食堂食材保供配送,提升保供能力水平和打造现代化保供体系建设。 定点帮扶平台:围绕东西协作有效对接,发挥消费帮扶阵地优势,巩固结对帮扶成果。依托茅山竹海特产馆设立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地区消费帮扶馆,2023年8月,全国首家“宁陕山珍”金坛店揭牌运营,实体化运作宁陕县茅山竹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在宁陕县城打造工贸一体化苏陕协作消费扶贫示范窗口。与宁陕县经贸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对口协作消费扶贫,协作以来累计销售陕西宁陕石泉农特产1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茅山竹海”通过直营、加盟等形式布局实体门店,品牌覆盖金坛区8个乡镇服务中心和100个村级服务点,年销售近2000万元;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年销售近4000万元;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97家,降低产销成本,成为联结城乡、惠及3万农户的“金字招牌”。未来,这片生机勃勃的竹海,必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画卷上,写下更加鲜亮、更富生机的篇章。(省总社办公室、合作事业处供稿) 素材提供:金坛市社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